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4-10-15 00:00
来源:江苏省慈善总会
以史为鉴 做好当下 开启未来
李小敏谢晓军杨团等出席并讲话
10月10日下午,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组织召开《江苏慈善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编制工作推进会议。省慈善总会会长李小敏、省民政厅厅长谢晓军、《报告》主编杨团分别讲话。省民政厅分管副厅长和相关处室负责同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各秘书长和部门负责同志,《报告》编写团队专家学者,灵山慈善基金会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江苏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客观反映全省慈善事业发展情况,梳理总结慈善工作创新做法,更好地以史为鉴,做好当下,开启未来,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决定编制《江苏慈善发展报告》。《报告》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团组织专家团队编写。本次推进会议是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召开的。
会议听取省民政厅副厅长张燕、省慈善总会副会长章大李、灵山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王文、《报告》执行主编魏晨关于《报告》编制进展情况的汇报,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编制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健全推进机制,确保取得高质量的编制成果。
会议指出,《报告》是开篇之作,开启了江苏慈善发展报告编制工作的先河,具有标志性、引领性意义;《报告》是历史之作,是主要反映2005年11月省慈善总会成立以来到2024年底这一时期江苏慈善事业发展的综合报告;《报告》也是献礼之作,明年是省慈善总会成立20周年,《报告》是省慈善工作成果的重要展示,是提升明年纪念庆祝活动质效和影响力的重要保证。
会议强调,要按照总报告、分报告、专业报告、专题报告、附录的基本框架,不是局部地而是比较全面地,不是零碎地而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江苏慈善事业发展情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发展脉络,有一个体现阶段性变化的历史轨迹。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省级层面和全省面上的关系。重点反映省委省政府重视关心、省民政厅等部门加强指导、省慈善总会示范带动等方面的情况,同时比较充分地反映全省各地尤其是慈善会系统慈善工作开展情况,呈现江苏慈善事业发展的整体态势。二是近几年与前十几年的关系。重点反映近几年慈善事业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有鲜明的时代感,同时比较好地反映前十几年慈善事业发展情况,有比较厚重的历史感。三是客观写实与概括总结的关系。《报告》以写实为主,同时要注意概括提炼,有阶段性总结,有特点概括,有经验提炼,有规律探索,体现一定的思想引领性。
会议提出,《报告》要增加省委省政府和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各类政策文件;增加13个设区市慈善事业发展综合报告,由各地民政局会同慈善总会按照统一要求编写,反映各设区市自市慈善总会成立以来到2024年底慈善事业发展情况;梳理历任省委省政府领导及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主要负责同志的讲话文章,将其中代表性指导性强的收录到《报告》中。
会议指出,《报告》编制工作在编委会领导下进行,明确了领导分工和相关方面的工作职责。会议强调,资料是编制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资料提供越具体、越翔实,编制工作基础就越扎实,质量就越有保证。会议明确了相关资料提供时间、《报告》完成定稿和出版发行时间等事宜。
会议指出,要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定期研究、重点工作即时调度等制度,强化编撰信息共享等机制,做到需求第一时间响应,问题第一时间会商,困难第一时间解决;加强联动协同,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管理职责优势和慈善总会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与省有关部门及各级各类慈善组织的横向协调、纵向联动,形成《报告》编制工作的整体合力。
会议强调,《报告》编制对省民政厅和省慈善总会工作是一次有力促进,要以此次《报告》编制为契机,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切实加强慈善基础设施尤其是数据库、案例库的建设,为慈善工作开展、慈善事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